等到那撑船的小娘子回来,大家赶紧招手叫她过来,说是买吃食,实际是问那小姐的来历。 小娘子这会儿都还没回过神来呢。 她长这么大,在水上做生意也有五年,也算是见过世面,却是头一回见到那般相貌的人。 此时被人一通问,她红着脸,喃喃道:“他、他好像是天上仙宫里走出来的人……” 大家只当是“她”,更为兴奋,再问他们从何而来,说的是哪里的话。 小娘子想了想,说道:“似乎是从平江府来。” 那吴侬软语的腔调再不会错。 顿时,窗边就跟烧沸的热水一样。 在这锅沸水之外,角落离码头较远的窗前也站有两人。 这两人身穿相同黑衣,其中一人身量颇高,另一人虽矮却壮实,面上都戴黑色的铁制面具,将面容完完全全地遮了去,茶楼中与他们一样打扮的还有四五人,这也是清和县特有的风景,众人早已见怪不怪。 毕竟镖师是踩在刀尖上赚银子,行走江湖,仇人众多,这也是为了保护各位镖师。 除非人死,否则在外,镖师的面具从不摘下。 这两人同样看着码头边的船队,只是他们很安静。 瞧见有一对华贵的夫妇被簇拥着下船,再上轿子离开,矮壮那人才用极低的声音说:“能叫清和县这个二愣子知县不顾闲话也要去请的人,又是从平江府而来,恐怕是平江余家,据闻这二愣子早年与余老爷是同窗,两人关系亲近,也多亏余老爷资助才能进京考学。” 他身边的人,不置可否,不言一语。 “殿下,若想顺利回京,恐怕少不得要在余家身上做一做文章。” 身边之人依旧沉默,他在看那艘船。 窗边的“菡萏”不时随风盛开,隐约还有栀子花香被揉进风中传来,有道托腮的慵懒影子落在竹制窗帘上,似乎影子也觉得极为没趣。 忽地,那影子转过脸。 隔着那道竹帘,两人仿佛遥遥“对视”。 影子“看”了会儿,无趣地收回视线,拿起茶盏喝茶。 他拿起窗边放凉了的稍显苦涩的茶水,也啜了口。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新文啦,这篇超甜,希望宝子们看得开心~ 第2章 倒霉孩子 也是他喝茶的功夫。 那小窗中忽地扔出个小竹筒,竹筒上吊着绳子,一寸寸地往下放,竹筒落至水面时,抓住绳子的手与手腕也出现在窗外。 一截天水碧色的衣袖,衬得手腕雪白。 竹筒渐渐沉进水中,有个簪着碧绿玉簪的小脑袋也冒出窗户,他一心一意盯着水面,倒是瞧不见面庞,只见他手腕用力,竹筒摇摇晃晃地装了大半的水。 窗户在船的末尾,恰好是个死角,也就只有角落里的他们俩瞧见个侧面。 眼看他要把竹筒再拉回去时,窗内传来着急的声音:“少爷!让小的来!您小心落水!” 那小脑袋倏地收回,似是被人给拉回去的,多亏他们俩习武,耳力极佳,远远地还能听到他不满嘀咕:“河里有水妖不成?!我不过弄点水养栀子花罢了!” “哎呀!少爷!您没瞧见码头有人在洗衣服呢,这水会把花给养死的!” “……真的假的?!快倒掉快倒掉!” 那竹筒果然被扔了出来,渐渐往岸边飘来。 窗边很快也就没了动静。 赵酀放下茶盏,嘴角扯了扯,同样是极低的声音:“余家小姐?” 身边的人,是他亲信邓容,笑了笑,倒是认真说道:“余老爷名余安和,行事向来高调,即便我甚少打听平江府事,也知道余家仅有一子,名为余心乐,并无女儿,此子同样很高调,性情张扬,在江南很有名声,很受追捧。” 赵酀不再多言。 邓容却知,这代表他们殿下已经在思考这件事。 他索性又继续道:“殿下有所不知,余安和的妻子,是程文祥的大孙女。” 赵酀眼露一分兴味:“程文祥为何会将孙女嫁与一介商贾。” 这倒不是赵酀瞧不上商贾,相反本朝商人的地位已是高上许多,本朝开国时极为艰难,若不是开放盐引,经由这些商人四处奔波,又如何充实国库? 偏偏有些人就爱自诩清高,自己没本事,还爱瞧不上这些真正做了实事的。 例如程文祥。 程文祥是礼部尚书,是朝中出了名的“清贵”,鼻子都快要朝天了,连他赵酀都看不上,更何况一个余家。 邓容便翘了翘嘴角,也有些嘲讽地说:“这其中自是大有文章,程文祥曾经收养他们族中一位孤儿,一力支持他读书考学,就连先帝都赞程文祥‘仁厚’,这位孤儿便是现在的程四老爷。 “程四老爷成年后,程文祥为其娶山西林家的女儿为妻,只可惜这位原配诞下女儿便已过世,十多年前程文祥被安排外放平江府,程文祥说是‘喜爱’余安和的人品,将这位孙女嫁给余安和,也就是如今的余夫人。待任满回京,程文祥转头又给程四老爷娶了新的媳妇儿,也是位大商贾的女儿。” 赵酀的手指摩挲着茶盏,心中到底冷笑一声。 这程文祥倒是打的好主意,瞧不上商贾,又贪婪商贾的钱,嫡亲的孩子不舍得,特地捡了个回来,一个又一个地娶,那山西林家也是出了名的巨富。 难怪程文祥能得先帝夸赞,如今又能扒上赵琼,原是一路货色。 他不再看余家船只,这余家到底是与程文祥有所关联。 他赵酀再不济,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他总有法子回京,再多人的阻截与刺杀都没用处。 他欲与邓容离开,却见茶楼里进来个眉清目秀的少年,身后还跟了名护卫。 少年站在门口,直接高声问道:“此处可有对清和县熟悉,且能说会道之人?” 众人赶忙回头看去,立即有人认出:“哎哟!这不是方才从船上下来的小公子?” 少年笑道:“我哪里是什么公子,我是我们少爷的书童,我们少爷初来清和县,想听些稀奇的,可有人愿意与我去船上?” 少爷??不是小姐??? 大家都很失望,但很快他们就振作起来,毕竟那样的船只当真极稀罕,哪怕是少爷,他们也愿意去看看啊,许多人抢着去。 少年很挑剔,选来选去,最终选了三位年轻男子,均是衣着整洁,相貌也干干净净,带三人走前,他又从身后的护卫手中拿来个小包裹,他笑道:“多谢各位善心,只是咱们需要的人有限,诸位也辛苦了,这些便当请大家吃茶,还请诸位不要嫌弃。” 他将包裹递给为首之人,带上那三名男子与护卫便走。 余下的人傻了眼,过了会儿的功夫才打开小包裹,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