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九零年代养崽日常 > 分卷阅读36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69(1 / 1)

她会得抑郁症的。” “抑郁症?”茶茶茫然。 苏观月叹口气:“就是一种脑袋里的病,虽然身体没有受伤,可每时每刻都觉得很痛苦很痛苦。” “啊……”茶茶眨巴眼,“那、那怎么办?” 苏观月也不知道怎么办。 茶茶想到了办法:“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再见面,我、我一定对她更好一些!让她开心起来,是不是就不会得病啦?” “是吧。”苏观月说。 得到了苏观月的肯定,茶茶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她又想到什么,去看一旁的阿勃:“那哥哥呢?哥哥会得抑郁症吗?” 阿勃也是很细腻敏感的性格,连茶茶都知道他特别容易多想。 茶茶抽抽鼻子:“哥,我以后再也不和你吵架了,我一定对你好!” 阿勃:“……” 他强忍住努力,嫌弃地撇开茶茶的手臂:“好好好,行行行。” …… 茶茶拍完戏,苏观月又把她送去峨眉山上参加武术培训。寒暑假的时候,赵光煦夫妻大多都在山上,苏观月也不好意思麻烦他们专门为茶茶跑一趟。 茶茶一上山,立马就跟猴儿似的往山里蹿,一转眼人就挂到树上去了。再一转眼,又沿着梅花桩跳到最高处,就差在上边翻跟头了。苏观月看着都心惊胆战,想喊她下来,又怕吓到她了。 茶茶注意到苏观月的目光,眨巴眼睛,乖乖地跳下来,身子轻盈地在桩子上一跃一跃。 “妈妈再见!”茶茶朝苏观月挥手,“茶茶一定好好听师父师娘师兄师姐的话!” 广场上还有几十个师兄师姐呢。 不过今年,茶茶不再是小师妹了,她底下又添了十来个师弟师妹!茶茶练武的时候,就在师弟师妹前面带队,可神气了! 把茶茶放在武术学院里,也正好消磨消磨她用不完的精力。 苏观月一家回到蜀都,又立马为之后再去德都做准备,收拾行李。 苏观月之前在山里住了几天,现在有经验了,蚊帐、灭蚊药片、蚊香都给带上,免得被咬得满腿包。 “阿勃,你一个人留在家里能行吗?要不跟着我和修狗一起去德都玩?”苏观月一问出口,就意识到自己是白问了。 阿勃巴不得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呢。 于是苏观月又一次带着修狗奔赴德都山里。 猪场已经盖了小半,元厂长热情地给苏观月介绍,哪边是肉猪场,哪边是种猪场,还有发酵池、废料处理池……以及一大片留给未来更新迭代的空间。 “很多人觉得养猪就是搭个棚的事儿,随便喂点儿剩饭菜得了,实际上学问多着呢!”元厂长说,“周围的土质,棚里食槽水槽的摆放,还有温度,喂什么饲料、喂多少、喂多久,啥都有讲究!” 一个微笑的细节,说不定就能让肉猪多长几斤。 “我养猪也养了十多年,就这十多年时间,猪圈的各种技术都更迭好几代了,以后只会发展得更厉害,说不定都能全自动养猪,科技养猪!” 苏观月也笑着说:“说不定以后,城里的写字楼都能养猪呢。” 元厂长大笑:“哈哈哈哈哈我可不敢想,还是苏总想象力丰富。” 苏观月不是乱说的,在二十多年后,还真有写字楼养猪的公司,猪仔从出生到出栏,就没离开过写字楼!还有山里的种猪场,也是全自动管理,智能化系统都给你安排好了。 科技越发达的,反而越便宜,全自动的科技养猪系统,把猪肉的价格给打下来了,让家家户户都吃得起肉。原始生态的养殖方法,反而卖得更贵。 比如生态黑猪养殖场,这群黑猪没被养在棚里,任由它们在大山里四处跑!每天养殖员还要给它们安排跳水活动,带它们游泳呢。 这样养出来的黑猪肉比普通猪肉贵三五倍,数量也不多,供向高端市场。营养成分都差不多,可肉质咬在嘴里的感觉却天差地别。 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科技造福普通老百姓,而富人反而返璞归真,享受自然。也不知道再过几百年,又会发展成什么样。苏观月觉得挺有趣的。 苏观月又去乡上的小组,询问农户的情况。 “别说了。”乡长捂着额头,叹口气,脸一下子就黑了,“我们每天都去劝,可就是没人愿意!” 旁边的工作人员也说:“不愿意就算了,还骂我们,拿石头扔我们!” “我们这是去带动致富,带动脱贫的!可他们简直把我们当仇人对待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要干什么呢!”工作人员气个半死。 虽然政府支持天蜀的扶贫致富计划,但到底不是硬性要求,从县上到乡上,一层一层交代下来,就有人不肯出全力了,象征性去劝一劝,劝不过来,也就算了。 成立合作社?这倒是硬性要求,可现在都没人愿意买猪苗的,离合作社还早着呢! 反正他们又被骂又被打的,自认为是尽力了。苏观月也理解,想要带动村民,还是得靠自己。 乡长说:“上坡村的支书和村主任倒是愿意带头养猪,但只有他们两人,也不够啊!” “老大,这怎么办啊?”胡云广小声问苏观月。 “能怎么办?我们慢慢去劝呗!就从上坡村开始,挨家挨户去了解情况,对症下药,逐个攻破。”苏观月把刘不闻的话说给手下听。 上坡村离养殖场最近,也是苏观月计划中要重点攻破的地方。 “第一批猪苗送过来还有大半个月时间呢,不急,我们慢慢来。”苏观月总结道,“万事开头难,只要能把这头给开了,之后就是一路坦途!” 批发部的人和乡上工作人员成立了小组,每天啥也不干,就去村里四处晃悠。 七月盛夏,太阳越来越毒,有时在村里走一圈,汗都能湿透衣服。 挨家挨户去调研,去了解情况。一会儿帮村里人干活,一会儿去人家家里坐坐,和人家闲聊。 “嬢嬢,你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顾虑,给我们说就是了。我们帮你想办法,大家一起来解决。” 去农户家帮忙,又是打水劈柴的,又是收拾屋子的,农户态度才软化一些。 这家人是个大娘,丈夫在外边打工,还有个在读小学的儿子,暑假就在家里帮她干农活。 比起别家,这家经济条件已经算富裕的了。屋子虽然是茅草屋,但比苏观月曾经住的那间还要敞亮些,有单独的厨房。以前苏家厨房和堂屋是连通的! 苏观月一行人忙前忙后这么多天,大娘的态度总算放松一些,但一提到养猪,她表情还是立马垮了下去。 “走走走,快走!我不和你们说了。我的困难就是没钱!没钱买猪苗!”大娘挥挥手。 “没钱政府有无息贷款的嘛!”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