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其他题材 > 山间四食 > 分卷阅读6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5(1 / 1)

后我俩自己花用,你都不知道,我哥嫂当时脸都绿了。” 岑宁又是哭笑不得又有些替他担忧:“这样以后怕是更加不好来往了,钱叔钱婶还得跟着你哥嫂一块儿过呢。” 竹哥儿摆摆手:“你甭担心,本来就是吴家给多了,把多的那几两要回去他们也说不着嘴,而且我爹娘给我买的布和银簪子我也退回去了没要呢,只让他们下次去镇子上给退了。” 岑宁听了笑着摇头:“你呀。” 竹哥儿也笑,低头在碟子里捡了块红豆糕递给岑宁:“给,红豆的,你喜欢的。” 岑宁接过去吃了,竹哥儿又挑了块马蹄糕自己吃了。 许久没和岑宁凑在一块儿说话,一时间感觉话都说不完。 说吴家送了一块上好的棉布来,回头他裁一块下来做两个香包,等春天后山的桃花开了把桃花瓣装进去,两个人一块儿系在腰上戴,走动间都能有香味。 又说后山上的薇菜马上也要长出来了,这玩意味道好,到时候去后山摘一篮子,和辣椒酸菜一块儿熬薇菜酱,下面条时放一勺子,素面都香得不得了。 …… 岑宁咬着红豆糕认真听着,时不时给竹哥儿添口茶水。 肚子里一箩筐的话说完,竹哥儿捏着茶杯,罕见的有些扭捏。 他纠结一会儿,咬着嘴唇挪了挪,几乎和岑宁坐在了一块儿,又扭头望了望窗口。 “怎么了?”岑宁低头问他。 竹哥儿抿着唇,面色不自然的哼哼道:“宁儿,你,你和我说说……那事呗。” “哪事?” “就,就那事。” “那事是什么事?” 两个人牛头不对马嘴,见岑宁还是没听懂,竹哥儿一个急性子先受不了了,说:“还能是什么事,就床上那事!” “说什么呢你!”岑宁惊得去捂竹哥儿的嘴,“那么大声,你不怕屋外听见?” 竹哥儿被捂住了嘴,声音含糊道:“你都成亲大半年了,怎么比我这个没成亲的还……还那什么。” 岑宁红着脸没说话,半晌小声问竹哥儿:“钱婶……钱婶没同你说吗?” “我娘是女的,我是个哥儿,说了也不一样啊。”竹哥儿道,“你和我都是哥儿,你来和我说说呗,到底舒服吗?还是光疼?” 岑宁从脸红到脖子,方才不觉得,这会儿坐在炕上只觉得坐立难安,如坐针毡。 “说啊,我一个开口问你的都没害臊,你倒是先脸红上了。”竹哥儿说。 禁不住竹哥儿在一旁扯着他袖子催促,岑宁到底还是转过身,拿手遮着,扭捏着,羞臊着,小声着,慢慢和竹哥儿讲了。 …… 磕磕巴巴讲完,岑宁拿起桌子上的茶水一口气喝完,觉得屋子里热得很。 倒是竹哥儿在一旁作恍然大悟状:“哦,怪不得川子哥不让你下地干活呢,那点力气晚上都耗尽了,白天哪还有劲干活?” “你快别说了。”岑宁咬牙。 出了钱家院门往家里走,外头寒风吹着,岑宁却丝毫不觉得冷。 走到家,陆云川正在院子里拾掇柴火,听到声响回头看岑宁。 “回来了。”陆云川说,随即讶异道:“怎么脸这样红?” “红,红吗?” “嗯,是竹哥儿家炕烧得太旺了?” 岑宁双手绞紧了衣角,站在原地摇摇头,又点头:“嗯,嗯……大概……是吧。” 第48章 番外:竹哥儿(2) 今年地里依旧是大丰收,夕阳西下,炊烟袅袅,村子上方的空气里都弥漫着喜悦。 天色已晚,吴家正在烧锅做饭。 吴家人多,房屋也盖得宽敞,几间砖瓦房连着前后两个大院子很是气派。 堂屋里点着油灯,屋子正中间摆着一张方木桌子,吴老大和两个儿子坐在长凳上说着地里的事。老大家的儿子昌小子今年五岁的年纪,正坐在堂屋门槛前拿着树枝划字玩。 厨房里,吴婶、吴家大嫂和竹哥儿在灶台前忙活着晚饭。溪姐儿搬着板凳坐在一旁,边帮着端菜边和她阿娘嫂嫂们说笑。 “这几日卖粮食都累着了,今晚上烧些好的,我们好好吃一顿。”吴婶说。 “我知道呢娘,煮了一锅干饭还蒸了花卷,很是够吃了。”大嫂把蒸笼掀开,刚蒸好的花卷热气腾腾。 竹哥儿卷着袖子在锅灶前炒一锅肉片。 吴家自己养猪卖肉,父子三人还经常被周边几个村子请去家里杀猪,家中从不缺肉吃。 去皮的瘦五花切成薄片,锅里的油热起来后放花椒、姜蒜和自家做的豆豉炒香,再放肉片进去爆炒。 菜园里的青红辣椒切细后下锅,又呛又香,再倒一点盐和料酒调味,炒出来的肉片口感细嫩,又带着辣椒和豆豉的油香。 麻辣鲜香还油润,就着里面的辣椒都能多吃下一碗饭。 溪姐儿在一旁闻着味口水都要滴下来:“二嫂你这肉也太香了,我闻着都饿了。” 竹哥儿边往碗里盛肉边笑她:“今天烧锅烧得晚,可不得饿了吗,待会儿多吃些,今儿这肉可不少。” 拿了两条猪五花炒的,一个碗盛不下,还分了两碗盛。 竹哥儿把碗递给溪姐儿:“端去桌上吧,我再炒两个菜咱们就吃饭。” 有了两大碗荤腥肉菜,再炒两个素菜打个汤就行。 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昌小子到底还是个孩子,扒着桌角眼睛都亮起来:“这么多好吃的!” 连吴老大都摸着孙子的头道:“这么多菜,今天倒像是过节了。” 吴婶笑道:“地里大丰收,可不比过节还让人高兴吗?” 提到丰收,一家人都面带喜色,今年可卖了不少粮食呢。 方木桌上放着两个盆,一个装着蒸好的葱油花卷,一个盛着菠菜鸡蛋汤,鸡蛋倒比菠菜还要多。又有几个粗碗,一碗小炒肉,一碗酸辣藕片,还有一碗芹菜炒香干。 每人面前又都摆了一碗压实了的干饭。 热热闹闹吃了顿饭,每个人都吃撑了肚子,涮洗好碗筷后,一家人坐在堂屋里消食闲谈。 竹哥儿从自己屋里拿了家里的钱匣子出来:“今年粮食卖了不少钱,家里也多抱了几只猪崽,我想着咱们也把昌小子念书的事和溪姐儿的嫁妆先定下来。” 要说吴家是个丰裕人家,家里个个还都是不爱吭声的老实人,唯一就是溪姐儿还有些脾性,但毕竟是个未出嫁的姑娘家,有些事情不好让她出面。 竹哥儿没嫁进来前走动不多不知晓,等到嫁进来后帮着家里卖肉才知道,原来村里不少人家来买肉都是赊着账买。 说得好听是等到年节时一起结,但村里人都大字不识一个,记账记起来又不方便,到最后都成了糊涂账。 等到年节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