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通明殿外,瑶阶焕彩,丹陛凝辉。
一条由纯粹功德愿力凝聚的金光大道,直如天汉垂虹,自云端铺泻而下,大道两旁,金甲神人持戟肃立,甲胄生寒光,如林映日。
有羽族衔珠翔集,青鸾振翅,彩凤和鸣,白鹤旋舞,清芬满路。
又有有仙乐司高奏《九韶》天乐,庄重典雅,涤荡心神。
玉帝端坐于九龙沉香御辇之中,头戴九旒垂珠平天冕,身着玄衣十二章纹帝袍,上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章纹,腰佩天帝剑。
紫气盘桓如盖,星斗隐现随行,天威浩荡,仪态万方。
龙辇两侧,以紫微大帝为首的诸位帝君,皆身着正式朝服,肃容以待。
忽闻梵音西来,佛光东渐。
两队天兵在前方开路,文殊尊者踏莲而至,身披九宝琉璃袈裟,光涵摩尼,色映琉璃,气度沉凝,慧光内蕴,与往日讲经说法时的慈悲柔和形象已然不同,多了几分执掌权柄的威严。
玉帝自御辇中缓步而下,在众帝君簇拥下,行至大殿门口。文殊菩萨亦同步抵达。
“菩萨远来辛苦,一路风尘。”
玉帝面露微笑,率先伸出右手,做了一个迎请的姿态,示意菩萨步入通明殿。
文殊菩萨不敢托大,连忙合十还礼,“阿弥陀佛。陛下盛情相邀,亲迎于殿外,贫僧荣幸之至,感怀于心。”
随即与玉帝并肩,又稍稍慢了小半步,以示对三界共主的礼敬,二人一同迈过那高大的门槛,步入庄严肃穆的通明殿。
殿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巨大的混沌青玉影壁,影壁上绘制着紫霄宫内道祖讲法图,下方三千客神态各异,聆听妙谛,整幅图道韵弥漫。
玉帝与文殊不约而同地在画像前驻足,微微颔首致意。此刻,殿内所有仙官,包括几位帝君,皆已按照品阶、分列左右,垂手恭立,整个大殿气氛安静而隆重,唯有仙乐余韵与若有若无的梵音缭绕。
殿外,天庭外交部礼宾司的仙官连忙记录下了这极具象征意义的历史性时刻。
穿过前殿,步入已然重新布置过的核心会场,以周天星辰图为幕,星辉璀璨;九天云锦作幔,灵光隐隐。
会场东侧悬挂三清道祖像,圣容威严,道法自然;西侧则悬挂西方二圣像,宝相庄严,寂灭超脱。
待众人坐定,玉帝面露微笑,率先开口:
“今日,朕谨代表东方天庭全体仙真,对文殊菩萨荣膺佛界领袖,统御灵山,执掌佛门无上法统,表示最诚挚与热烈的祝贺。菩萨智慧深湛,德行高远,此番众望所归,实乃佛界之幸,亦是三界趋于和谐之吉兆。朕深信,以菩萨之能,必能引领佛界革故鼎新,开创一番泽被众生、光耀三界的新气象。”
文殊菩萨微微点头,从容回应:
“阿弥陀佛。陛下过誉,贫僧愧不敢当。贫僧亦要借此机会,衷心感谢陛下与东方天庭的盛情邀约与祝贺。并对陛下统御之下,东方天庭所展现出的辉煌文明成就、井然天道秩序与繁荣稳定局面,表示由衷的钦佩与赞赏。”